- 排序
- 分类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度衡如一:度,谓之标尺 一,权衡之相。
了解国乐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属性等,对于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民族乐器,特别是对于学好留传几千年不衰的、中国音乐的代表性乐器——古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画家杨彦先生为度一琴馆创作了以古琴为题材的书画作品。我们与中国版画权威机构——“百雅轩”合作,定制了限量版画。该系列作品是以古琴为外形的横幅山水画,包括:《风云际会》《箫韶九成》《山水琴音》。
度一琴馆祝愿各位琴友及家人,幸福安康!
这次古籍善本的专场, 有好几本古琴相关的卷本琴谱, 琴友们可以了解学习,看看前辈们的手稿作品...
这阵子翻出来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重看,这是老先生96岁高龄时候的一本散文集子,有关命运、人生和修身。与初次看时相比,感受深入了很多,一个个章节中的自问自答,就如同对人生价值的抽丝拨茧。在最后一个章节中,她写道:要做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这让我联想到最近认识的一位长者——画家杨彦,他的人生经历与这几个字贴近极了。他六岁习画,先后师从王敦化、华拓、亚明、黄胄、李可染等名家,为了书画家心中的“山水志向“,他的足迹不仅遍布国内的大江南北,更远至海外的五十多个国家。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既有诗词入画的野趣,
数十年前,一个小小的农家女孩子看到了家里挂着的一幅仕女图。仕女一身轻衣,身前案上摆着一架琴,一炉香。声色浮动间,似有香烟袅袅。农家贫穷,无甚风雅娱乐。这幅仕女图不知从何而来,却给了童年的吕冬梅关于美的最初的记忆。
古琴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现在,这名扬四海的“四大名琴”皆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度一学堂-钧天坊“四大名琴”古琴展(王鹏亲斫琴)号 钟“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洪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吹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
太古遗音琴·师旷式·唐代 中国古琴,传说是伏羲氏所发明,斫桐为琴身,缠丝为琴弦。出土最早的古琴是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另外一个就是马王堆出土中的七弦琴,有1900多年的历史。《诗经》中记载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鹿鸣》)等诗句流传至今。 南宋的《太古遗音》,曾经记录了三十八种古琴的样式,包括伏羲、灵机、神农、响泉、凤式、连珠、仲尼、列子、伶官、师旷、亚额、落霞等。最常见的为伏羲、仲尼、连珠等。主要是在头、颈、腰部的形状上有些区别。 古琴文化源远流长,伴随中国文化
有这样一种音乐——它的乐器样貌、音色和曲调,仿佛是直接从千年的历史中穿越而来,苍古、鲜活,一出声便将人拉回到魏晋时期的那片飒飒竹林。在过往的三千余年里,它总为文人阶层所专有;而现在却恰恰在民间得以发展传习。它,便是古琴艺术。近二十年间,民间自发的古琴琴馆和琴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量远超出竹笛、二胡和琵琶等其它民族乐器馆社。一间间或大或小的古琴室试探性地伸出触须,使条条支脉沟通相连;古琴学者王耀珠将之称为“琴馆时代”。有人以为,古琴的民间传习只是单纯依托于商业逻辑;还有人认为,这不过是附庸风雅的又
跟他这儿学琴有个特点:管平湖是这样,你不是跟我学琴么?那我就教,教到跟我能弹的一样而后已。差一点都不行,不上新曲子。直到老师说下次我给你上什么什么曲子,才代表这首终于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