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秋籁,动心弦 · 走进《秋籁居琴谱》

谈起古琴曲的打谱、演奏,只要您了解一二,举出几位在这方面颇有成就的琴家并不难,可一旦讲到位老师独立进行过新曲,特别是大型新曲的创作,即便习琴多年的朋友想必也需稍加思考才能做出答复。


而在他们的回答中,出现率最高的一个名字,必定会有“成公亮”。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就是成公亮老师的《秋籁居琴谱》。这本琴谱,包含了四卷共29首琴曲,其中,有成老师习得的传统琴曲9首,个人打谱琴曲7首,改编声乐、器乐曲4首,以及独立创作的大型套曲袍修罗兰(全8首)和利用印度音乐素材写作的小曲《沉思的旋律》。


从这本琴谱中曲目的不同来源,就可以窥见成老师在琴学上多方面的成就。



成公亮生于1940年,在上海音乐附中就读于古琴专业至1960年毕业,其间师从刘景韶、张子谦--《归去来辞》、《长门怨》、《忆故人》、《潇湘水云》--梅庵、广陵两派老师的指导促成了他细腻丰富的声音处理风格,这在他对传统曲目的演绎上尤为明显。



成老师在张子谦先生的演绎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忆故人》新的诠释之后,他继续在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就读并于1965年毕业,又来到中国京剧团、山东省京剧团参与了《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现代京剧的创作。


也正是这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与实践,促成了成老师日后打谱、改编与创作上的成熟:再奏《龙朔操》时延长停顿的大胆尝试,打谱《桃源春晓》时对于重复乐句、古指法的着重处理,移植阿炳二胡曲《听松》时在不同音色上的精心安排,以及创作套曲《袍修罗兰》过程中各异定弦、调式的特别选用.......处处都能看到那份对音乐严谨,而又兼具探索与创新的实践精神。



在《听松》原曲结尾段添加的泛音让这首二胡曲多了几分古琴韵味成老师的兴趣还并不止于传统,早在他80年代赴欧演出时,就开始对国际乐坛众多新鲜丰富的音乐抱有着浓厚兴趣,从此之后便一直与欧亚大陆西岸的艺术家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正是他在聆听远方老友寄来的CD时,喜欢上了其中的钢琴曲《太阳》,因此产生了改编的想法。


而后来在2005年赴台湾南华大学执教的过程中,他又再次迷上印度音乐,由此创作了印度风格的琴曲《沉思的旋律》。


   这首曲目的原作者海纳 ▪ 格兰钦还在日后当上了成老师的姑爷


《秋籁居琴谱》出版于2015年1月,几月后成老师就离开了人世。他在当年接受采访时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我现在觉得还算比较满意,我想做的事都完成了。”


这本琴谱,也正是成公亮老师对自己人生的一个满意的总结,就让我们翻开这本书,细品题解,揣摩句逗,最后亲自弹奏——一同聆听古代与现代的和鸣,感受东方与西方的碰撞,走进成老师的人生,品味穿越时空的“秋籁”之音……











推荐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 首页
  • 电话
  • 在线预约
  • 位置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