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澈 素雅 | 追寻古琴古曲,出走“世外桃源”




拿索斯最新出品

养和 · 陈雷激

民族音乐 古琴之声

NXW76148-2 | 8月30日 正式发行

◆═


在古代,人们为了抒发情怀而创作书画、吟诵声韵、谱写古调,不仅传承了古人的生活气息,也将一切归于山水之中,为的是涵养平顺之气。


当古代的音符与现代的血液融合碰撞,我们仿佛已经找到了一种古代人怡然平和的心绪。怡情适性,也正是这张名为《养和》的古琴专辑想要给予我们的心灵治愈。


听琴养心,抚琴修身。琴声,或大气磅礴,或缱绻雅致,承载历史,也穿越时空。让脑海浮现出久违的清心画卷,也给所有四处奔忙的人一个休憩的空间。夏季的躁动与疲倦仍然没有消散,而这些缓慢的古韵却足够给予内心难得的平静。


陈雷激先生通过对这些古琴名曲赋予情感的体悟与理解,向每一位听众传递着自己指尖所感、眼中所见的“世外桃源”。在现代的世俗生活中待久了,总会有那么一刻想要去心神向往的山林出世一段日子,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这并不是一种逃离,更像是追寻一种返璞归真的自在随心。




陈雷激


龚一先生评价他为“古琴界不可多得的一位(演奏家)”


1989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旅居法国继续深造。在欧洲期间,陈雷激先后举办了近百场个人独奏会,并与西方交响乐团合作了作曲家罗忠镕先生的古琴协奏曲《琴韵》、陈其钢先生的《静音协奏曲》等作品。


2008年,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象征文明画卷的中国宣纸在幽远、肃穆的古琴声中展开,正是陈雷激演奏的“太古遗音”让全世界第一次同时聆听到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古琴。


现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


“养和”琴

琴为书室中雅乐,怡情养性,龚一先生将一张名叫“养和”的清代名琴赠予陈雷激先生。



这张琴不仅式样特别,声音也是十分通透大气,各种情绪的表现力极强。


七首古琴名曲
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
索尼精选Hi-Res音乐|数字实体唱片
正式上线

═◆═

『 养和 』陈雷激  古琴乐专辑



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存谱最早见于明代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谱》(1560年)。在这种悠然自得的气氛下,樵子问,渔父答,得失是非,不过一语话间。此刻,稍解尘俗凡事的羁绊,只在青山绿水间留下朴质的隐士之乐。


渔樵生活的自在,令有隐逸之心的人们常常心向往之。高山巍峨,橹击水面,樵夫砍柴,将一切情绪都归于指间流露。一段飘逸摇曳的开始,才有了更多对自由的向往,强接弱的演奏方式,使曲子更多了一份闲适。中后部高潮渐涌,随着曲调不断变化,技法不断延伸,问答的意味蔓延开来,云中之峦,让人的情绪得以无限发散去远方。


忆故人

古时遇故友,吟诗、一曲、一壶酒。山中的一切都与过去的记忆十分亲近,纯粹且坚实的友情,自然流露在这青山间。



古琴曲《忆故人》又名《山中思故人》、《空山忆故人》,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作。用心铺陈的前奏,悱恻动人的曲调,延绵不绝的琴音,总体曲风深情怅惘。时而缓缓涓流,是友人之间的情真意切,时而嘈嘈切切,又是月下寂寥,多少次的沉吟与感伤。




泛音起,空山回荡,故事即将展开,思念故友之情皆已明了。泛音营造着空山幽谷之境,当它戛然即止,转换的瞬间,一切回忆便随着曲调渐渐抒发而来。旋律层层推进反复,糅杂着对故人纯粹且情深的思念。辗转反侧间,将整首曲子的情感推向高潮。情绪总会逐渐趋于平静,当回忆收起,那份最深切回忆与思念依旧藏在心底,时而波澜,时而又想起。



平沙落雁


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又名《雁落平沙》。此曲流传甚广,版本多样,现存的琴谱就达五十余种,后又经过不同流派的演绎,也让曲子的故事性更加丰富。琴曲清高淡远,利用旋律的变换,展现出秋景之中的雁鸣声,又通过曲调的强弱快慢,把雁群在天际流连盘旋的景象,展现的十分富有画面感。




每次弹奏的过程都让陈雷激先生十分享受那种心境平和、自得其乐的状态。为了让宁静和谐的感受更加强烈,他选择在个别地方加上双音,以此来表现自然山水的明净无染。从而更能达到琴、景、人在时空中的自然交错、和谐共鸣。



龙翔操


乐谱最早见于《澄鉴堂琴谱》(1686年),作为广陵琴派的代表作品之一,曲风保持着一种清淡悠远的气息,是飞龙在天的自在洒脱。充满想象空间的表现力也有庄生晓梦的意趣情致,逍遥不羁。




古琴艺术是不可在众人眼前卖弄的艺术,唯有闭目清净,才能看见抚琴人所描绘的画面,且有机会领悟到琴曲当中的妙处。乐曲如同诗词的起承转合,把每一次的细节展示,都当做是整个主题精彩的艺术表达。




为了体现龙翱翔于天际之自由,整首曲子听起来十分浩大,又因为多种节拍复合出现的缘故,让人流连于跌宕起伏、变化万千的情节里。演奏者每种层次的细节处理丝丝入扣,让人听后通体舒畅,仿佛触手可及。



流水


伯牙绝弦,知音难觅,因伯牙子期的经典故事而广为流传。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但是现时弹《流水》则出自蜀派古琴大师、青城山道士张孔山《天闻阁琴谱》(1867)。




此曲低音传神,似高山静默,泛音清脆,如飞瀑连珠、流水叮咚。接近自然,往往是古代文人逃离现实、告别纷扰,寻求内心释怀的最好方式。将自然之境融合于朴实纯粹的琴声中,忽而忘忧。是山中最纯澈的泉水,汇聚而来,流淌欢跃。琴声中对于水流的模仿,既有松间藤蔓滋润的清清泠泠,也有云雾缭绕下的淙淙切切,饱含着一种寄情山水、隐世逍遥的人生态度。琴曲细腻之处也完美体现了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滚、拂、打、进、退等指法及上、下滑音的交替使用,让情绪也随着流水的冲刷不断变化,拨人心弦,沉静且旷远。不求听者每与共,但求知音作琴弦。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




调起低音,散音简洁明了的烘托出一种冬日间万物凋敝、晨钟暮鼓的安泰景象。接泛音,静观这一抹寒梅于这冬日里遗世独立,颇有肃穆祥和之意味。风又起,斗得梅花在飘雪中迎风摇曳,映衬着这片冷寂山林。在整体韵律的带动下,当指间的整体速度加快,音色不断变化,游走于琴弦之上,力度强弱变换,层次感陡然提升。风停,尾声转圜,重归肃穆,将梅花的性格总体升华,也将赏梅之后所领悟的清雅深远的意味不断吟诵。




整首琴曲轻巧明快,透过同一主调的多种变化,音犹在耳,一唱“三弄”。自有不同徽位的泛音点撒曲间,在寒风凌厉中静看梅花凌寒独放的高雅之姿。



欸乃

抚琴,如同一幅长轴的山水画卷呈现在眼前。两山之间,云气飘散,渔船缓缓驶出,桨橹摇曳,于细微声处划破原本平静的水面。偶有水花四溅,偶有江鱼跃然,曲声清透,如同纵览闲适悠然的自然百态,心间自在。行曲到中段,随着渔船乘风而行,轻快自如的曲调更增添了几分隐逸山水的意趣。随水流而下,山川秀美,尽览眼底,水光与天色相互映照,情致突显。收尾处,舟行致远,俗世尘缘,又不免再度感慨万千,余音袅袅,唯有这自然的秀美风光留下的回忆,才能觅得来时的踪迹。


《欸乃》存谱初见于明代汪芝辑《西麓堂琴统》(1549年),亦有人称其《渔歌》或《北渔歌》。而“欸乃”即指桨橹之声或渔家号子声,故此曲多有描绘山水烟波之感,琴曲悠扬,气韵悠长。既有捕鱼划水打破的寂静,也有文人沉吟山野的孤芳自赏、悲风自艾。




文章转自

微博 / 网易云专栏:拿索斯古典音乐

微信公众号:拿索斯古典音乐



爱琴,听琴,学琴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关注度一古琴!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 首页
  • 电话
  • 在线预约
  • 位置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