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琴史中,有许多文人雅士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青年时期就热衷于琴,并终生乐此不疲。
李白爱琴,反映在他生活的各个方面。他重友情、嗜酒、热爱大自然,在弹琴、听琴之余,通过诗句记录了许多自己的亲身感受,从中不难看出琴在他精神领域中的重要位置。李白在与友人的交往中,经常以弹琴作为邀请的条件,特别指出“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或者“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美妙的琴声不仅增添了相聚时的欢乐气氛,而且沟通了彼此间的深情厚谊。即便与友人天各一方,但重温昔日熟悉曲调,过去相会时那种种情景,立即展现于眼前,使人进入美好的回忆。所以李白在与友人告别时,会谆谆相嘱:“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李白一向以豪饮著称,饮酒也构成了他弹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酒与琴经常结伴出现在他的诗句中,如“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依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随着悠扬的琴声,带着朦胧的醉意进入音乐的天地,同时享用着琴与酒的温馨,正如诗人自己所写的那样“鸣琴酒乐两相得”。李白非常热爱并向往大自然,喜欢置身于青山绿水间,与松风明月相伴。他喜欢抱琴走出书斋,远离市井,漫步山林,追求“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在青山峡谷中,泠泠琴声与高山流水、鸟鸣猿啼相映成趣,这种生活便是李白梦寐以求、心向往之的理想境界。